几天前跟一个朋友交流,他说,“现在发论文的人好像是越来越多了,现在中小学生都开始发了……”
没错,现在发论文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,不同时间段,不同身份,不同职业的作者发论文的目的是不同的,今天我们简单谈谈发论文都有哪些好处,以及,不同用途的文章应该怎么发~
1.对教师而言
对于教师而言,发文章可以用来评职称,完成科研任务,可以做课题结项用,也可以交流经验、获得荣誉,宣传提升自己。
论文是对近期开展的科研成果的总结,本身就具有经验交流沟通的作用。更关键的是,发一篇文章有时候可以同时起到多项作用。比如,一篇北核,如果时间恰到好处的话,可以用来评职称,可以作为课题结项论文,获得荣誉和交流经验就更不必说了,这是论文本身就附带的属性。
但是教师发文章就不像学生那么随意了,有单位、身份等多种要求,从单位这一个层面来说,就有本科、专科之分,再往细处说,本科有985、211、一本、大学本科、学院本科、独立院校之分。
有的老师可能会觉得关系不大,但是对于杂志社来说,关系很大了,往小了说,关系到期刊的收稿标准,往大了说,关系到期刊的以后的影响力、期刊质量,这也是为什么核心会有单位歧视的原因。
另外,教师的职称有讲师、副高、正高之分。级别越高,相对来讲,评审条件就会越高,同一级别的,每个单位评审条件也是各不相同,具体要发几篇视单位或省份情况而定。
对于评职的标准,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标准:
① 评讲师:需要发3-5篇左右正规普刊,或者出版一部5w字符以上专著或教材
② 评副高:需发表3-5篇左右普刊,加2-3篇北大核心期刊,或者出版一本12w字符以上的著作或教材
③ 评正高:需发表N篇普刊,加2-3篇北大核心期刊,加1-2篇南大核心期刊
以上是评职称的条件,科研任务发论文的话一篇普刊基本上就可以搞定了,课题结项要看单位要求,有的是2篇,有的要求一篇核心。
每个省份每个单位的具体要求不一样,最好根据单位文件确定一下。
2.对学生而言
抵消处分。(大学)学生时代如果不是什么特别严重的错误,一般学校是不会给学生处分的,毕竟将来踏上社会就算是一个小污点,即使是背负处分,学校也会想方设法的帮助你消除记录,而这个时候,发论文就显得很重要了,当然,得奖也可以抵消处分的。根据经验来看,一般发1-2篇省级正规期刊即可。
评奖学金。本科生评奖学金也可以发论文!因为很多学校的学生手册上都有写,本科生在校期间发表的以本校为单位的论文,可以加分!而且科研加分的权重并不轻,对于评奖学金可能会比较有用,毕竟大多数同学未必知道还能发论文加分。为了评奖学金发文章,有一篇就好了,更具实际情况,不必太多,当然也不嫌多,一般2-3篇正规期刊就OK了。
毕业需要。这一点每个学校的规定各有不同(根据学校要求),本科生要求发文章才可以毕业的仅占少数,而硕士、博士则是必备品。根据经验,一般本科生发1篇正规期刊就足够了,硕士生需要发1篇北大核心期刊,而博士生至少有一篇南大核心期刊。(具体的请参照各自学校的规定)
自主招生。高中参加自主招生的同学也会发一些文章,保研或者申博来说,很关键的,最好能发几篇核心,一是表明自己的研究能力,二是向导师表示自己钻心科研的决心和态度。
找工作。用文章或专利来点缀自己的简历,肯定是加分项,当然,这个也不是绝对的。不过能加印象分是肯定的。
3.其他情况
其他有文章任务的群体还包括医院、机关单位、技术人员、企事业单位、研究院等地方的工作人员,这些人群发文章主要是用来交流经验、评审职称。
评职称可以激发从业人员的活力和积极性,实际一点的还是为了涨工资。职称评定后,哪怕你跳槽了,待遇只会好不会特别差,而且在退休之后,高级职称的人退休金普遍要好一点。
在评职称的时候,每个群体的职称都不太一样,像医院就比较复杂,分为“助理医师→执业医师→主治医师→副主任医师→主任医师”。其他的都可以概括成中级职称或者是高级职称,评中职不一定必须发文章,但是发文章是加分项。
一般来说,中级职称需要发1-2篇正规普刊就行,高级职称需要发1篇核心,具体的请参照单位文件。
注意事项
(1)无论是什么专业方向的论文,除了专业性以外,论文主题一定更要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,不能写敏感、负能量的文章。
(2)合理选刊是发表论文的关键,一般核心期刊最难发表,国家级期刊次之,省级最简单。根据中高级职称论文的发表要求,建议大家评中级职称选省级期刊,评高级职称选国家级期刊,评行业内最高职称发核心期刊。
(3)我们投稿的文章不一定会完全符合杂志社的审核要求,如果文章质量还是及格的,附有修改建议,可以按照要求修改以后继续投稿。如果直接被拒绝,可以重新写文章投稿,或者去别的期刊投稿。
(4)要想顺利发表一篇论文,必须遵循三个原则:专业性强,且和工作岗位相关;写作能力达到一定水平;严格按照投稿期刊的格式。建议大家在写作之前多读一些专业文献和范文,了解更多的专业术语和写作要求。
(5)投稿之前,一定要咨询好论文发表周期。有的期刊比较热门,投稿人多,可能排到8-12个月以后,如果时间充裕还好说,如果错过了评职称时间就悔之晚矣。
(6)在发表论文时,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期刊,例如增刊、电子期刊、内部期刊等,这些期刊是不能用于职称评审的。此外,还有一些假刊也要注意。大家在投稿之前可以去国家新闻总署的官网上查询真伪。
(7)发论文一定要趁早!趁早!!趁早!!
(8)论文、作品、书评、著作都可以算在加分项内,有时候变通一下,职称道路会更加顺利。条条大路通罗马。